|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786|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Mac卓上電腦] MacBook 测评&体验 :轻和薄依然是主旋律

[複製鏈接]

1487

主題

0

好友

5128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10:00
  • 簽到天數: 1052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16
    金錢
    1763
    威望
    5128
    主題
    1487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簽到勳章 中學生 高中生 文章達人

    樓主
    發表於 2016-5-10 10:33:52

     去年 12 英寸 MacBook 的发布引起热议,我们还没来得及熟悉这款全新的产品,今年苹果继续对这一产品线的 MacBook 进行更新,尽管外观的更新仅仅是新增了玫瑰金配色,遭到“科技以换壳为本”的调侃,但是内部配置的提升还是很大的。不管怎样,12 英寸 MacBook 已经形成产品线,未来的 MacBook 在外观设计上或许还会延续好几年。对于单个 USB Type-C 接口抨击直到今天也从未平息,至少目前人们还很难适应。不过,相信没有人否认, MacBook 依然是今天最漂亮的笔记本电脑之一,既经典又养眼。




      外观上,2016 年款 MacBook 只是新增了玫瑰金配色。配置上,更新后的 MacBook 配备了最新的第六代双核 Intel Core M 处理器、更好的图形处理器(Intel HD Graphics 515)、更快的闪存,以及增加了 1 小时的电池续航时间。目前在国内官网在售的 2016 款 MacBook 有两个型号可选,均升级了英特尔第六代 Skylake 处理器,低配款从 9288 元起售,配有 1.1GHz 的双核英特尔 Core M3-6Y30。更高配置的 1.2GHz 双核 Core M5-6Y54 处理器则需要 11288 元。当然了,需要的话也可以定制 1.3GHz 双核 Intel Core M7-6Y75 处理器 (Turbo Boost 最高可达 3.1GHz,配备 4MB 三级缓存)。编者入手的是低配款的全新 MacBook,以下评测的结果均基于此款配置。

      依旧那么轻那么薄

      为新款 MacBook 增加玫瑰金配色显然是在用户的意料之内。从外观上来看玫瑰金 MacBook 也是区分 2015 和 2016 年款 MacBook 的唯一办法。不过仔细对比会发现, MacBook 所采用的玫瑰金和其它 iOS 设备上的玫瑰金有轻微的区别,尤其在灯光的映衬下,机身 C 面(键盘面)的玫瑰金更给人一种淡金色的感觉。 MacBook 延续了苹果的全金属一体成型设计,即使是转轴部位也完全被金属所包裹。满满的玫瑰金元素,让你难以躲避当前玫瑰金配色潮流的冲击。


      轻和薄是苹果 MacBook 产品线一贯的基调,12 英寸的 MacBook 也毫不例外,编者拿到快递的那一刻还以为是空盒子呢。这样说你或许会以为我夸张了,但只要拿在手中感受就能体会到我并无夸张。用数字来表示,那就是 0.92 千克,不到两斤。轻而薄,却又不失质感,这就是苹果产品的魅力所在,不得不佩服苹果缩小零件和充分利用内部空间的能力。不过,经典的苹果发光 logo 也消失了。




      相比之下,一台 12.9 英寸的 iPad Pro是 713 克,加上Smart Keyboard,重量是差不多的。厚度方面,12.9 英寸的 iPad Pro 有 6.9 毫米,Smart Keyboard 的厚度大约是 4 毫米,加起来将近 10.9 毫米。而 New MacBook 的厚度是 13.1 毫米。这样对比起来你可能很纠结到底带哪一台设备出差。如果你让我选,我会选择一台 12 英寸的 MacBook ,因为笔记本电脑更适合文字工作者(传说中的码农)。iPad Pro 更适合文艺范儿的用户,没事可以拆下 Smart Keyboard 来当画板。测评的这几天,笔者都将 MacBook 放在背包里通勤上下班,负重感与装了两台 iPad 相比区别不大,并不觉得累赘。考虑到其移动便携性,对于出差一族来说 MacBook 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出色的续航也是移动办公不可或缺的一环,关于续航体验的部分我们将会在下文提到。

      屏幕与键盘




      新款 MacBook 的屏幕依然是出色的 Retina 屏幕, 需要注意的是,MacBook 是苹果第一款采用了超窄屏幕边框设计的笔记本电脑,显示面板原生分辨率达到 2304×1440 像素,实际看来你不得不赞叹这是 Mac 产品线中最出色的屏幕之一,并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的色彩表现力,而且可视角度足够广,目测也达到了官方标称的 170 度。更高的分辨率好处就不多说了,对比老款 11 英寸 MacBook Air 你也可以很快得出结论,那就是在更小屏幕上可以显示更多的内容了。 经过测试,这台用于评测的 MacBook 屏幕亮度达到 327 尼特,色域可达107%。


      说到这块 Retina 屏幕,不得不提苹果所作出的努力。我们知道,采用 Retina 屏幕往往要比不用 Retina 屏幕的同系列产品要增厚,比如采用 Retina 屏幕的第二代 iPad mini 就比无 Retina 屏幕的第一代 iPad mini 增厚了 0.3 毫米。但是在苹果的创新努力下,Retina 屏幕在一代又一代的 MacBook 系列产品中越来越薄,而今年的 MacBook 更是实现了苹果 Mac 电脑史上最为纤薄的 Retina 屏幕,厚度仅为 0.88 毫米。这得益于专门开发的自动化制造工艺,打造出厚度 0.5 毫米的无边式玻璃,同时缩减了显示屏组件之间的空隙,进一步压缩 Retina 屏幕的厚度。相比之下,2012 年苹果首次给 MacBook Pro 配备 Retina 屏幕时,屏幕最厚的地方厚度是 7 毫米,即使削尖了的边缘也有 3 毫米,光是 Retina 液晶面板本身就有 1.5 毫米厚了。




      从去年第一款开始,12英寸 MacBook 就采用了全新的键盘设计——蝶式键盘,从而使机身变得更加轻薄,续航才能让你感到满意。然而,全新设计的键盘给 MacBook 系列的老用户带来的不习惯又使其成为12英寸 MacBook 的“槽点”之一。蝶式键盘的按键比此前 MacBook Pro和 MacBook Air的键盘更加平坦,键程从以前的 1 毫米缩短到 0.5毫米。坦白地说,对于初次接触蝶式键盘的用户来说,的确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它的键程超短,对于用惯了机械键盘的朋友来说可能更是一种“灾难”。从敲击速度来看,按压反馈极其快速且短暂,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传统键盘的键位需要0.2秒才能复位的话,那么这款蝶式键盘复位的时间至少缩短了一倍。熟悉蝶式键盘后,一分钟大约能码 70-90 个字,所以不用担心不习惯蝶式键盘而影响工作效率。

      触控板

      MacBook 触控板的 Force Touch 按压手势操作,使得笔者在整个评测过程中无需为 MacBook 配置鼠标。12 英寸的 MacBook 触控板的 Force Touch,类似于 iPhone 6s 上的 3D Touch,只不过压感有些不同。 MacBook 的 Force Touch 使你无需像过去那样用力按下触控板,而是稍微比触摸再用点力就行。该功能可用于例如查看某个单词的意思、预览某个网站的内容或地图上的地址等。笔者用得较多的就是对网页链接的预览,理论上来说只要一段文本内含超链接,它就可以通过 Force Touch 手势来实现预览。具体操作是,按下触控板-锁定该链接,再次按下触控板-预览该链接,我可以快速预览然后决定要不要点击打开该网页。这就是 Force Touch,又或者说是这款 MacBook 触控板给我最大的便利。

      CPU&GPU 性能提升

      低配款 MacBook 的配置包括:

      处理器:1.1GHz 双核 Intel Core m3-6Y30 处理器, 配备 4MB 三级缓存
      操作系统:OS X El Capitan
      内存:8GB 1866MHz LPDDR3 主板集成内存
      显示器:12 英寸 (对角线) LED 背光的 Retina 显示屏 (采用 IPS 技术),分辨率 2304 x 1440 (226 ppi),16:10
      显卡:Intel HD Graphics 515 图形处理器,同时支持初始分辨率下的内置显示屏和高达 3840 x 2160 像素 (30Hz) 的外接显示屏
      存储: 256GB 主板集成 PCIe 闪存
      摄像头:480p FaceTime 摄像头
      连接:802.11ac Wi-Fi 无线网络( 兼容 IEEE 802.11a/b/g/n)、 蓝牙4.0
      音频:立体声扬声器、双麦克风、3.5 毫米耳机插孔(支持具有线控功能和麦克风的 Apple iPhone 耳机)
      电池:内置 41.4 瓦时锂聚合物电池

      高配的机型内置的是 1.2GHz 双核 Core M5-6Y54 处理器。定制款还可以升级到 1.3GHz 双核 Intel Core M7-6Y75 处理器 (Turbo Boost 最高可达 3.1GHz,配备 4MB 三级缓存)。

      高低配置都板载了更快的 8GB 1866MHz LPDDR3 运行内存(无法升级),而且储存空间最低也从 256GB PCIe 闪存起步。苹果声称,新一代处理集成的 Intel HD Graphics 515 图形处理能力比去年款快了 25%。

      首先从官方内部图来看,苹果对 MacBook 的主板设计十分符合英特尔对 Core M 设备的参考标准,英特尔设计这款芯片的初衷是实现一款真正无风扇、超轻、超薄的设备,这就要求制造商首先需要一块十分微型的主板、超薄的显示面板和非常紧凑的内部空间。而且为了避免热量积聚,最好把整机最热的组件,包括 CPU、RAM 等组件,放置到设备中心位置,而不是手持或托盘位置,电池则移至两侧或托盘位置。对比标准而言,苹果精心重新塑造的 MacBook 可谓是市面上最出类拔萃的 Core M 设计。

      Core M 处理器就不多介绍了,这是英特尔造福超轻薄笔记本的力作之一,具备高性能、低功耗的特性,功耗可以低至 4.5W,发热量相当低,因此绝大多数产品设计无需包含风扇,这种低耗能的特性将使得设备变得更加轻薄、凉爽和安静,续航时间大幅提升。苹果对 MacBook 的要求是最高 7W 最低 3.5/3.8W 的 TDP 热设计功耗,但得益于全新的 Skylake 架构,三个型号处理器的 Turbo Boost 睿频加速的频率上升 100MHz 至 200 MHz,进一步压榨 14nm 工艺的潜力所在。

      在功耗不变频率提升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需要硬件加速的任务,尤其是视频解码,能效将得到一定的提升。比较遗憾的一点或许是,MacBook 的内存仍只是简单的提升了频率而已(从 1600MHz 升到 1866MHz),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已经陆续有 LPDDR4 内存的移动设备问世了,iPad Pro 便是其中之一,新的 LPDDR4 标准进一步降低了电压需求发热量会更小,耗电量也会更低,但由于 Skylake 架构的 Core M 处理器仍不支持 DDR4 ,所以苹果也只能暂时沿用老DDR3 内存。

      当然了,内存频率的提升,带来的是 CPU 和 GPU 组件的连锁性能提升。说到 GPU,本次 Core M 中升级最明显的就是 Intel HD Graphics 515 (GT2)核显了,架构换成了 Gen 9 系列,虽然还是与 HD 5300 相同的 24 个 EU 执行单元,但是在 M7-6Y75 中频率默认从 900MHz 提升到 950MHz,英特尔官方提供的理论性能是强了 40%,苹果实测的提升数字则是 25%,得出这样的结果或许只能说明上一代 GPU 性能的确略弱,是否如此将在以下测评进行考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MacBook 升级了更快的基于 PCIe 的闪存,不过苹果并没有详细透露其中的具体细节,只知道苹果依然和上一代一样使用了自家定制的 SSD 和主控制器,而且通过拆解我们也已经发现,SSD 经过了全新的设计。2015 款 MacBook  由于 Broadwell 架构 U 系 Core M 支持的是 PCIe 2.0,采用四通道,而全新 Skylake 架构已原生支持 PCIe 3.0,不过却缩减到了双通道,所以理论上带宽还是差不多,只不过通道更“宽”了,所以速度更快了些。其实我们更希望苹果换用新的 SSD 和新的主控制器,而不是依靠新的 PCIe 3.0 带宽标准提升微不足道的速度。

      去年 MacBook 推出的时候就被冠以“高价低能”的名号,看了看同价位的笔记本, MacBook 的性能的确不占优势,或许是为了表示点诚意,苹果今年对处理器和闪存进行了升级,但显然这些升级可能仍然无法让它摆脱掉“高价低能”的名声,但是 MacBook 的性能在日常的表现就真的是惨不忍睹吗?非也。

      如果你想将12英寸的 MacBook 当作是一款游戏本的话,那么很遗憾的告诉你,你买错了。但对于日常以轻办公为主的笔者来说,不能说100%买对,但至少没买错。令人“捉鸡”的配置让它从一开始就和“游戏”二字无缘,这也坚定了它作为办公工具的定位。

      新款 MacBook 可谓处理日常文档的利器,无论是苹果自家的iWork套件,还是微软的Office工具,同时打开多个文本工作几乎毫无压力。笔者平时还会使用iMovie进行小视频的编辑,编辑和导出720p视频也十分轻松,只是当视频换成是4K级别的时候,iMovie偶尔就会出现卡顿的情况。至于日常的高清视频播放, MacBook 也能轻松应对,拖动播放进度条也只是偶尔会出现停滞,但几乎令人满意。

      虽说 MacBook 不能应对大型游戏,但在空余时间玩一下《愤怒的小鸟》又或者是《2048》等休闲类游戏的话,也还是可以的。

     我们不免落俗地看一下这台 MacBook 的性能跑分:

     
     Xbench:综合分数: 337.30、 CPU: 220.24


      Cinebench R15 (CPU: 多核成绩: 216 cb、Open GL: 20.44 fps)


      Unigine Heaven 4.0: 中等质量 Medium Quality (1,680 x 1,050)、分数: 292、FPS: 11.6

      Unigine Heaven 4.0:终极质量 Ultra Quality (1,680 x 1,050)、分数: 256、FPS: 10.2

      NovaBench:分数: 561、GPU 分数: 41


      Geekbench 3 :单核 2,938(2535)、 多核: 5,900(5025)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读取: 929.4MB/s、 写入: 626.4MB/s


      从跑分的结果来看,搭载 Skylake 架构 1.1GHz 双核 Intel Core M3 处理器的 MacBook 比上一代 Broadwell 平台 CPU 性能上快了 5% 至 10%。手头上暂时没有 1.2GH 双核 Core M5 的版本,不过从 Geekbench 3 跑分数据库了解,CPU 大概能够快 15% 至 18%,更高端的 Core M7 版则提升了 9% 至 17%。

      至于 GPU 的性能,我们从 Cinebench R15 软件的 OpenGL 跑分情况了解到,20fps 至 21fps 的成绩并不是很高的分数,或者说合格的标准还达不到,考虑到这只是最低端的显卡,大约 10% 的提升其实还算还比较可观,尤其在结合实际体验的情况来看,应付一些休闲游戏不是问题。

      去年的 MacBook 在性能上不被看好,有人声称即使运行 OS X 10.10 也难以完美流畅,必须关闭一些透明效果或者动画效果来确保流畅性。今年升级了处理器的 MacBook 应该可以让这部分人改观不少,其运行效率明显提高,至少默认预装的系统版本不用调整也能流畅体验了。在测试常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打开多个程序,包括多标签的 Chrome 浏览器、QQ、印象笔记、GIMP 图片编辑器、网易云音乐等,MacBook 没有了明显卡顿的感觉,哪怕是要查很多资料打开了三十四个 Chrome 浏览器的标签,表现依旧令人满意。

      尴尬的接口:USB-C


      除了 3.5 毫米的耳机插口,你在 MacBook 上就只能找到那个备受争议的 USB-C 接口了。苹果或许认为 USB-C 将会是未来的接口标准,那么它对于我们日常的使用又有什么影响呢?简单来说,如果 MacBook 正在充电中,你将无法使用有线鼠标(除非你不用鼠标或用蓝牙鼠标),也不能同时连接 iOS 设备到 MacBook 进行数据传输。不过,购买 USB-C 转接器就能够解决这一尴尬的问题。无论是去年购买了或者是今年准备购买 12英寸 MacBook 的朋友,USB-C 转换器无疑是必备外设了。要想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扩展,你可能需要准备多种“转接器”,例如,要连接 USB 外置储存需要一个 USB-C 转 USB Adapter 的转换器,连接外置显示屏则需要 USB-C VGA Multiport Adapter 多端口转换器,基本上现在官方或第三方出品的多端口转换器都同时提供充电的功能。

      对于需要经常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文件或工作的朋友来说,如果你没有购买USB-C转换器的话,那么一般的U盘基本上就无用武之地了。当然,在苹果生态系统中,传输文件有很多种姿态。对于全苹果设备的用户,若要将 MacBook 上的文件传到其它苹果设备,可以通过AirDrop来传输文件,又或者Handoff特性来在不同的苹果设备之间继续你此前的工作。如果你需要在 MacBook 和其它非苹果设备之间传输文件的话,那就使用国内的一系列云盘吧(虽然近来被关掉了不少,但仍有一些是可用的)。

      就充电接口而言,MagSafe 和 USB Type-C 各有优缺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MagSafe 是 Mac 粉丝中高度赞扬的设计,不仅因为磁性方式连接可轻松拔插,还因为这可以防止踢绊线缆牵扯 MacBook,但缺点是如果在膝盖上使用则容易断开连接。当然了,USB Type-C 也不是没有优点,在充电的时候它支持电脑端和适配器端的盲插,无需区分正反,而且不易断开,这对于喜欢放在膝上边充电把玩的用户来说,现在你完全可以毫无负担的轻松换脚。

      续航能力


      苹果表示2016年款 MacBook 相比15年款在续航方面有了升级,续航提升了一小时左右。苹果改用更大容量的 41.4 Whr 阶梯式锂聚合物电池,相比上一代的 39.7 Whr 电池提升了不少,理论上续航时间肯定会更长。根据笔者实测,在亮度调至一半并充满电的情况下,观看视频一小时 MacBook 掉电6%,玩休闲游戏一小时耗电15%(机器底部印设备信息的位置温度较高),处理文档和浏览网页混合使用一小时耗电12%,众所周知Flash是 MacBook 的耗电大户,如果浏览带Flash较多的网页视频的话,对于 MacBook 来说耗电量就会增加。体验一天下来,2016 年款 MacBook 基本可以满足笔者一天的编辑需要。

      测试场景和结果如下:

      -在线视频续航,Wi-Fi 环境下,播放 1080p 的在线视频(75%亮度):7 小时 10 分钟;
      -本地视频的测试,播放时间可以达到 633 分钟(微软 Surface Pro 4 视频播放时间仅为 298 分钟),与苹果声称的“最长可达 11 小时的 iTunes 影片播放”基本吻合;
      -将亮度调到 100 流明,然后开始浏览网页,结果得出 9 小时 38 分钟的系统时间,大约比去年款多了 1 个小时。

     总结

      2016 年款的 MacBook 依然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其中一个就是性能有限的英特尔 Core M 处理器,这就意味着它对付密集 3D 图形应用程序的性能受到限制,性能上无论如何也无法匹敌任何一款 Core I 系列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或者直接宣判了它对游戏玩家直接说不。这也使得 MacBook 整机定位十分鲜明,编者认为 MacBook 依然还是主打便携且可轻松接入联网的移动计算设备。

      另外一点就是尴尬的 USB-C 接口。编者认为,在目前 AirDrop 功能尚未稳定的情况下,过早让用户摈弃传统 USB 接口有些激进。办公免不了文件的传输,如果没有购买 USB-C 转接器,那只能望着毫无反应的 AirDrop 叹气,或者借助常规的第三方软件或邮件传输了。而且还要做好准备摒弃鼠标,否则就另行购买一款蓝牙鼠标吧。


      毫无疑问,MacBook 在 Mac 家族中是颜值担当。有人会说,花都花了将近一万的价钱谁愿意要 MacBook?其实每一个系列的 Mac 产品都有自己的定位,并不能简单以价格来区分。要求性能的专业用户不会满足于在笔记本电脑工作,差旅人士也不愿背负厚重的电脑奔波在外。可以肯定的是,2016 年的 MacBook 已经在努力提升性能,顺便也提升了续航能力,如果选择高配 Core M5 的机型,续航能力还能再增加一小时。在 MacBook 诞生以前我们总说 MacBook Air 是最便携的笔记本电脑,没想到苹果自己超越了自己,创造出比 MacBook Air 还薄的笔记本电脑,而且性能更强,玫瑰金的外观在商务场合更引人注目。

    1

    主題

    0

    好友

    391

    積分

    中學生

    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4-8-12 08:48
  • 簽到天數: 6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1224
    威望
    391
    主題
    1
    沙發
    發表於 2016-6-14 00:39:30
    顶你,你运气不错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7 18:34 , Processed in 0.01319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