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2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让植物园来述说生动的科学故事

[複製鏈接]

365

主題

2

好友

2萬

積分

版主

天仙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3-2-4 06:32
  • 簽到天數: 21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526
    金錢
    1663
    威望
    20558
    主題
    365

    簽到勳章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簽到達人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文章勇士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文章達人 愛因斯坦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6-25 06:12: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这里是一个标准的国家科研单位,它却发展成了一个闻名海内外的科普基地和旅游胜地。这三者的完美结合,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不久前,美丽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被评为“国家十大科技旅游基地”。

    科技旅游基地之翘楚

    6月1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栽培的巨魔芋首次开花,这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植物园首次在温室外展示巨魔芋开花。原本这一热带奇观只能让极少数人一饱眼福,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通过在线直播,展示了这一罕见的自然现象。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陈进也“偷了一把懒”,在他的朋友圈里写道:“有直播,我也懒得去现场了。”

    科学家陈进自然不是真偷懒,当晚他又来到现场查看巨魔芋开花的情况。近年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积极通过多种科学传播形式向公众介绍最新热带生物学研究进展和成果。据悉,通过线上观看的人数达到2.9万人,巨魔芋开花的微博阅读量超过200万。

    如今,深度游、科技游越来越受到热爱旅游的人群推崇,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则是科技旅游基地的翘楚。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最多的植物园,目前占地约1125平方公顷,收集活植物13000多种,分布于国树国花园、名人名树园、百花园、百竹园、南药园、百香园、奇花异草园、荫生植物园、水生植物园、藤本园、民族植物园等38个专类园区,它们同生共处,营造出一个庞大的植物群落。同时,还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平方公顷的原始热带雨林。

    在这里,原始森林、动物、人造植物景观、人文建筑和科学工作浑然天成,一派自然和谐之态。它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2016年接待游客77万人次。

    何为“科技旅游”

    科技旅游基地有利于推动科技支撑旅游发展、旅游促进科技传播,营造科技旅游发展新氛围。国家旅游局、中科院将在“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的基础上深化合作,进一步挖掘科技旅游资源,打造高品质科技旅游产品。

    2016年,国家旅游局与中科院建立了工作会商机制。两部门在全国范围征集了一批国家科技旅游基地候选单位,并组织两院院士和国内知名旅游专家,从科技内容、旅游资源、环境容量、基础设施、市场潜力等方面,评选出了“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旅游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已经双双超过10%。时代发展要求我们用科技武装旅游、提升旅游、服务旅游、治理旅游,中科院作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具有强大的科研、技术、人才、智力优势,愿与中科院进一步加强合作,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科技水平,构建更加全面的现代化旅游服务监管体系,进而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把科技和旅游结合,在游玩过程中接受科学、自然及人文知识的旅游业态。目前,我国各地均有着丰富且类型多样化的科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现代科技园区、科技馆、动植物园、海洋馆、博物馆及古建文物遗址等。专业的热带生物学研究、户外保存丰富的物种、颇具影响力的科普工作、优美的自然景观是版纳植物园的突出亮点。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主任胡华斌说,如今生活在“水泥森林”里的人们越来越喜欢走进大自然,亲近花花草草,植物园能使游客全身心投入到对大自然的好奇与关怀中,旅游成了游客了解生物多样性的课堂,成了增强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契机。

    到了XTBG玩什么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每年都会举办观鸟节、冬夏令营、夜游热带雨林等科普活动。驴友们更喜欢亲切地将之称为XTBG(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英文缩写)。

    每年寒暑之期,一辆辆的大巴车会把全国各地的学生送到这里。他们大都专程从城市赶来参加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自然体验营。由于冬夏令营口碑甚好,甚至不需要任何广告,名额也早早爆满。

    城市孩子见多识广,但缺乏真正的自然体验,他们将在这里亲近自然、认识环境,甚至可以和中科院、国际上顶尖的科学家一起做科学实验。

    “这种感觉简直太酷了,科学原来可以这么美!”一位来自北京的小营员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日记里。

    植物园还有一个品牌项目——乌兰魅影。晚饭之后,植物园夜游开始。皎洁的月光、满天的繁星、精灵般的萤火虫、蜗牛蛞蝓拖着粘液留下生命的足迹、满地乱跑的蟾蜍、蛤蚧敲着“锅盖”、栀子花醉人的香气,植物园的夜晚静谧又神秘。漆黑的植物园造成了紧张的气氛,也更容易让人凝神观察。植物园科普旅游组的年轻人会带着游客去聆听蛙鸣,探访啄木鸟的巢穴,有时候甚至会“邂逅”路边栖息的毒蛇以及恐怖的大蜘蛛。

    “乌兰”来源于古傣语,是天地万物的意思。同时,借用著名的电影《歌剧魅影》,来隐喻夜晚热带雨林中各种生灵的影子。这项活动最早起源于植物园科普旅游组成员们的晚间散步。一次,灵感突然迸发,他们觉得“这是和自然亲近的最好时刻”,需要与游客进行分享。没想到,偶然的灵感成了一项特色的品牌活动,将科普与游玩体验完美结合,游客不仅在“夜观”,也体验了“夜听”、“夜闻”、“夜尝”、“夜摸”。

    经过几年的酝酿,他们又推出了绿岛历奇、大手拉小手、植物艺术、秘密花园这四大科普游园品牌栏目。在这些活动中,参与者将调动所有的感官,体验万物的种种生存智慧,记录美丽、奇特与感动。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云集了昆虫、鸟类、兰花、树木等各类自然界达人,根据各自擅长,他们会带着15人以下的游客团队深入森林中探访。

    除此之外,当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时,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待遇”:他们的导游既可以是美丽傣家姑娘,也可以是国内的顶尖科学家,甚至是国外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唯一一支十余人组成的科普教育专业团队,几十位生态学、植物学领域的专家和近200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的科普志愿者队伍,50多名以傣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组成的专职讲解员,向游客传播丰富多彩的热带雨林生态文化。除了欣赏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旖旎风景,和自然对话,和科学交流,游客在这里还能享受到既欢愉又颇有成就感的旅程。毫不夸张地说,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就是“植物迪士尼乐园”。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4 04:03 , Processed in 0.02501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