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91|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知名华裔教授陈刚在美被捕内幕被掀开,中外学术圈发起反攻

[複製鏈接]

1017

主題

1

好友

3185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4-28 15:48
  • 簽到天數: 17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2
    金錢
    4032
    威望
    3185
    主題
    1017
    樓主
    發表於 2021-1-31 14:19:24

    2021年01月30日 17:53:25
    来源:新民晚报




    4606人参与659评论




    《纽约时报》报道称,陈刚被捕后的10天里,MIT校长及160多名教职员工签署公开信,声援陈刚。

    近日,国际传热学领军人物、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陈刚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逮捕,27日《纽约时报》报道称陈教授目前已被保释。

    该事件引发中美学界高度关注。陈刚被捕消息传出当天,中国著名生物学家饶毅就带领学术圈开启反攻,称“FBI对陈刚教授的逮捕是典型的种族主义行为”;26日,麻省理工学院(MIT)校长及160多名教职工也签署了公开信声援陈刚。

    陈刚到底做了什么会如此触怒美国?FBI又为何对华裔科学家屡下黑手,这背后究竟暴露出美国怎样的心理?

    何以触怒美国?

    当地时间1月14日清晨,知名华裔教授陈刚在其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家中被捕。逮捕令的突然降临让很多人诧异:身为科学家的陈刚何以触怒了美国?

    美籍华裔教授陈刚。纽约时报图

    美国方面细数了陈刚的“种种罪状”。

    美国司法部网站公开了由特工麦卡锡撰写的、一共23页的对陈刚教授的刑事起诉书,细节十分“感人”。

    起诉书显示陈刚面临“电汇欺诈”(未在向美国能源部申请经费时披露从中国的多个机构获得的合同、任命和奖项),“未能提交外国银行和金融账户报告”和“向美国政府机构做出虚假陈述”三项指控。

    他们口中的证据是——自2012年以来,身为MIT机械工程系主任的美籍华人陈刚在中国担任了多项职务,目的是通过提供建议和专业知识,促进中国的科技发展,并获得经济补偿;自2013年以来,陈刚就已获得美国联邦机构授予的1900多万美元的研究资助,这一年,陈刚还接受了约2900万美元的外国资金,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的1900万美元。

    陈刚的电子邮件美方也没有放过。在入侵邮箱后,FBI翻遍了陈刚的所有往来邮件,并号称信息量巨大。

    FBI称陈刚与中国进行了广泛合作并引导了中国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披露的关键细节包括:陈刚表示要促进与中国的合作,建议中国把创新科学作为关键和核心等。

    “诉讼指控表明陈刚的行为不仅与钱有关,而且与对中国的忠诚有关。”波士顿联邦检察官莱林表示,他相信加入美国籍20余年的陈刚仍忠于他的出生国。

    学术圈的反攻

    1 月 15 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答记者就陈刚被捕的提问时表示:“美方一些部门在办理有关案件时,应该专业公平行事,停止搞政治操弄,停止对中方有关人才计划的污名化,停止干扰破坏中美在科技人文领域的正常交流与合作。”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GJ图

    除此之外,美国此次毫无说服力的指控还引发了中外学术圈的集体反攻。

    中国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饶毅首先站出来打抱不平。

    饶毅在第一时间致信MIT校长和副校长。在这封题为《抬起头颅,直起脊梁》的信中,饶毅直言不讳:“FBI逮捕陈刚教授是种族主义行为,如果MIT不支持陈刚,那MIT将被认为参与了21世纪最糟糕的学术界种族歧视案例之一。”

    饶毅还表示,陈刚与中国的关系是学术界十分正常的关系,希望MIT能够昂起头颅、直起脊梁,保护陈刚博士。

    MIT这边也做出了回应。

    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里夫。MIT官网图

    22日,MIT校长拉斐尔·里夫发表公开信,称刑事诉讼中引用的“来自中国的1900万美元“经费并非陈刚个人所得,而是MIT和中国南方科技大学进行的一项广为人知的合作的一部分。

    26日,陈刚的同事们公开抗议,认为美国检方的行为已超出了应有范畴,MIT校长及160多名教职员工联合签署公开信声援陈刚。

    而美国西东大学法学教授麦琪·李维斯也在一篇文章中指责了美国的行为,她称陈刚获得的强有力支持表明,美国司法部的”中国倡议“计划已经失败,陈刚案凸显了“中国倡议”的主要问题,即过分强调国家安全和偏见。她呼吁“中国倡议”行动应该终结,拜登政府应改变这一情况。

    在恐惧笼罩下

    李维斯口中的“中国倡议”计划于2018年11月发起,旨在铲除将敏感技术交给中国的美籍研究学者,对陈刚的起诉则是美国司法部实施该计划的最新行动。有分析人士指出,这预示着“麦卡锡主义”阴魂的再度猖獗。

    一切似乎早有预兆。

    麻省理工学院。纽约时报图

    陈刚其实早已感觉到美国国内政治氛围的变化。2019年,陈刚缩短了利用学术休假到南科大工作的时间,提前返回MIT,以免被疑向中国同行泄露专业知识。当年7月,美国政府开展了大规模调查华裔科学家与外国政府联系的行动,陈刚当时在接受《自然》杂志的访谈时坦言:“当前的气氛造成了很多心理恐惧。”

    去年1月,陈刚在从中国返回美国时于波士顿洛根机场遭海关人员扣留,手机和电脑均被扣押长达60天。调查人员披露,他们仔细搜查了陈刚的邮件、微信和文件,发现了很多与中方沟通的可疑记录。

    有这样遭遇的不是陈刚一个人。

    歧视、驱离、逮捕、迫害……这些年,作为对中国发动的科技和人才战的一个方面,美国一直在对中国学者、科学家以及与中国进行科技交流合作的华人学者、科学家采取行动。

    这些行为固然会让中国蒙受损失,但最终伤害的必然是固步自封的美国自身。跟随这些华裔科学家离开的,一定还有科学与创新。

    “以史为鉴,美国的科学通过吸引海外人才才得以蓬勃发展,排外并不是一种制胜策略。”美国彭博社也在一篇名为《愚蠢的行径:将科学定为犯罪》的文章中这样写到。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0

    主題

    0

    好友

    1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懶
    9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273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672
    貢獻值
    1092
    金錢
    53105
    威望
    13554
    主題
    0
    板凳
    發表於 2021-1-31 23:13:16
    舔狗不得好死吗
    請大家多給發帖者支持,有您們回應支持,才有動力去發貼!

    6

    主題

    0

    好友

    2330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2024-4-23 15:05
  • 簽到天數: 2057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6700
    威望
    2330
    主題
    6
    地板
    發表於 2021-2-6 11:18:08
    請善用帖子右下角舉報鍵,來檢舉有害網站/垃圾/宣傳帖,每個舉報會有金錢增加。
    金币金币金币
    不要把自己的東西藏起來,論壇需要你的分享才能成長!!

    889

    主題

    0

    好友

    5412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郁悶
    3 天前
  • 簽到天數: 518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24
    金錢
    12163
    威望
    5412
    主題
    889

    簽到勳章

    5#
    發表於 2021-12-21 21:08:43
    美国佬现在防得很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 21:46 , Processed in 0.01766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