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312|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完善自然规律 势在必行

[複製鏈接]

8

主題

0

好友

515

積分

中學生

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6-6 09:00
  • 簽到天數: 371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97
    金錢
    340
    威望
    515
    主題
    8
    樓主
    發表於 2015-7-29 15:32:18
    谈到自然规律就不免要联系到自然科学,自然科学自古就有中国的“八卦”、东汉有张衡的地动仪、后来的四大发明,在近代500年开始有了意大利加俐略、英国牛顿对自然中的常规现象进行了较充分的总结,十八世纪开始有了法国库仑对电荷进行了力的测定工作,英国法拉弟、麦克斯韦等对电学有了较深的研究,还给电配了一个妻子“磁”,十九世纪开始有德国爱因斯坦、丹麦波尔等将物理学在深化到了量子和时空,时至今日近200年了,自然科学仍然没有摆脱满天飞舞的各种理论的纠缠。自然科学最终与神纠缠在一起了,人们是信神或是信科学?
    连中国共产党党内都有相当一部党员只信神而不信科学了。为什么要专门提及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最出名的无神论者,中国靠的是亿万人民支持下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变化是非常危险的。国外就更难说了,有如中国部分医生搞的“神药”两解治病法,主流尚且如此,普通百姓该如何是好?这无疑给各种邪教带来了非常大的活动空间,这就是科学的现状。
    要解决自然科学遇到的困境,我们必须从形成自然现象的本质入手,追根溯源,有人不竟要问了,从什么地方开始?我的回答是:从任何一个物质或现象就可以开始,最终到达的目的地都是一样——带电微粒和电场。有人可能不信,那么我就选择一个食物“米饭”作为我们讨论的起点开始工作。当然你自己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试试,看有没有走错方向的。
    米饭是用水煮熟的大米,大米是水稻生长成熟的果实,水稻要靠稻种发芽生长,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土壤、肥料、阳光参与各种作用,这一切作用过程都离不开作用力,宏观上是生长或温度的变化,进入微观状态就都是力的作用,这就将我们的工作带入了细胞层面。
    细胞是有生命的,生命是有自主活动能力的物体,细胞是组成生命最基本的微粒,各种细胞有各种自主活动功能,细胞的自主功能由基因控制,细胞在力的作用下会改变细胞内分子与分子的结构,从而失去自主活动的能力也就是失去生命。显然生命的存在也离不开力的作用,这样我们就进入分子、原子层了
    细胞是由各种分子组合而成,分子不具有自方活动能力,分子由各种原子结合而成,同样组成分子也离不开力,这个力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到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想到100多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的原子,现代科学已经打开了原子这个魔球,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电子带不同电性的等量电荷,中子在这个观察层面上呈中性。现代科技对质子和中子进行了更细的分离,质子由更细的不同带电微粒组成综合电性呈与电子电性相反,电子电性定义为负,质子电性就自然定义为正,组成中子内部的粒子电性综合平衡在这个层面上不显性电性,但在更细的微观层面上就会电性大发而且非常强烈[注1]。在研究常规物质时我们只在对电子和质子进行研究就足够了。
    我们知道了电子、质子和中子的电性后,我们就可以对这三种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了,此前库仑的静电实验观测中已经把电的基本特性作出了测定和描述,同性电荷相排斥;异性电荷相吸引。这种排斥和吸引构成了物质运动和变化最基本的力,这种力的作用是通过电场的变化进行作用的,此前的一些科学家认为电场是一种公共的“以太”,在这里一定要明确的是:电场是由带电物质体自身所带不是公共的,电场可以作用其他带电物质体[注2],各物质的电场可互相穿越和共同作用其他带电物质体,这里要注意的是带电物质体是由带电微粒组成的物质体,电场相互吸引和排斥作用在宏观上非常小,在微观上越来越强。
    因此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成因是带电微粒和电场,带电微粒的不同结合组成物质体,物质体靠自身电场进行相互作用,静态下的物质相互作用我们很容易理解;但运动中物质体的相到作用人们就遇到了困难,此前的法拉弟、赫兹、麦克斯韦等都出现了不能解释的观察而产生了错误分析判断结果,实验观察中电荷的极速运动让他们非常困惑地看到了一种“磁”现象,很难解释,最终也得不到确切答案就将“磁”强行嫁给了电,因此形成了电磁感应,那个时候也实属无奈,没法知道电到底有多快的运动速度,因此出现这样的结果实质上也很自然。但后来的爱因斯坦、波尔等人就没有理由不对电磁感应产生怀疑,但让我们很伤心的是,爱因斯坦这一代科学家确实实在在地没怀疑过,而用弯曲时空、上帝的骰子企图敷衍世界,的确他们做到了,当然他们后面的推手功不可没。
    运动电荷在运动中会改变自身电场对其他物质的作用方向,速度越快作用方向变化越大,因此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磁”现象,而并不是产生了另外一种物质“磁”,这样我们的一些长期争论不休的“光速不变”、“光是什么”、“光是粒子或是波”、“光靠什么传播”等现象不就有合理的答案了吗?光是一种肉眼可见的电波、波在相同的传播媒质中速度不变,光靠自身电场变化传播。这难道不够简单合理吗?同时也对一种运动物质凭空变为另一种物质的电磁理论给予了纠正。
    这样可能牵扯电磁学、相对论、量子论等一系列理论的问题,自然规律不可能让我们护住有问题的理论,如果这些理论不加以修正,最终只能被大自然抛弃,让这个世界充满各种美妙的理论,所有的理论纠缠在一起,谁也解脱不了,上帝也只能抛出骰子解决。
    说了这么多,自然规律到底是什么?现在我初步理一个:自然规律就是物质和物质电场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物质由不同的带电微粒组成,宏观到微观无一例外。自然规律是检验一切理论和观点的唯一可靠工具,这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宪法,其他的法律只能也必须在宪法的基础上深化。同样任何理论必须是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深化,因此要完整自然规律势在必行,必须对物质和物质电场的运动和变化规律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最终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自然规律来引导科学和理论的发展。

    [注1]在中子内部的微观环境中,带电微粒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已经远不是原子层面的距离,因此路子内部的带电微粒间作用力自然会非常强大;到了原子层面,就相当于宏观了,因此电性会显综合平衡而不感觉有电,但实质上能有极精确的仪器同样可测到作用力。
    [注2]平常所说的带电体是有多余电子或电子空位的离子体,这里所说的带电体是带电微粒组成的结合体,也包括平常的带电体。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6 20:53 , Processed in 0.01467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