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
本周,最重要的军事新闻,无疑是解放军向南海海域发射四枚弹道导弹一事。这既是对近期南海局势的强硬回应,也是对近期成军的数个新质导弹旅的实质性检测。随着东风-26部队数量逐步超过东风-21D部队数量,美国人必须考虑一款射程4000公里能打航母的常规“万能”弹带来的“距离的暴政”。
真理 图源:央视
前人未曾设想过的未来
8月26日,在发布“琼航警”没几天以后,外媒报道称我国进行了一次导弹试验,从两个方向向南海预定海域发射了弹道导弹。对于此事,我国防部发言人没有直接回应,只是宣布我们近期在各地的军事演习“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
本次试验前动静很大,强敌自然也得派遣飞机过来瞅一眼。前几年半岛上空的“常客”,美空军编号为62-4128的RC-135S弹道导弹侦察机也如约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前往南海我“琼海警”相关海域附近开展侦察行动。在RC-135完成侦察后,这一次导弹试验也得到了美军的证实。美国防部官员27日告诉英国路透社、美国彭博社,26日,中国发射了4枚中程弹道导弹,击中了位于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某个区域,但美军却表示导弹的型号“还在研判”,同时也没提及导弹是否击中预定目标。
东北亚就弹道导弹特别多,谁家都有点新货,62-4128这几年也忙得很
虽然国防部发言人明确指出最近的军事演训“不针对任何国家”,但本次导弹试射的意义,对于外界尤其是强敌而言,是清晰且明确的。在美国海空军6月份恢复战斗力以后,特朗普-蓬佩奥政权为了在11月的大选中争权夺势,用强硬手段掩盖自己新冠应对失误,公然出动“罗斯福”、“里根”、“尼米兹”号三艘航母,从6月份起在我南海海域“兴风作浪”,妄图扰动南海局势。面对美军、美国当局持续的挑衅,我出动新组建的两个基地两个导弹旅,朝南海方向进行实弹射击,打击目标,在不针对任何国家的前提下,完成了“战略亮剑”,有效维护了南海地区局势和平与稳定。
对于这次试验“到底打了什么导弹”,外界说法不一,部分美军研判人员根据发射的位置推算,怀疑解放军在26日的试验中没有使用东风-21D,而“东方机械师”网站则更加离谱的认为解放军使用了射程1000公里级别的东风-16反舰型号——也就是浙江金华某部装备了新型导弹东风-16D,这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
美军的怀疑倒是有一定的道理:东风-21D虽然是2015年才公开的“杀手锏”,但是目前装备东风-21D的部队并不多,至少在东部战区某个东风-16旅所在基地是没有的。当然,美军这种推测是某种程度上的“看不起人”,我军的常规弹道导弹部队都是具备高度机动能力的,从山东省某基地甚至广西省某基地千里机动到防空保障条件更好的东部战区某基地,向南海方向进行实弹试射,检验新成立部队的战斗力,是很正常且十分符合实战需求的,我们军内叫千人百车一发弹。但似乎“解放军导弹是会动的”这句话,放在当前东亚局势下有点“政治不正确”。
大家普遍是以髪国人的图为准
但是美国方面的专家却普遍相信解放军试射了东风-26。像“东方钟摆”和“大众机械师”等外军半官方的研究机构,以及美军部分情报研判工作人员普遍认为,解放军出动了东风-26的反舰型号,从青海某基地向3200公里外的南海海域进行了试射。而不怎么靠谱的《南华早报》则干脆钦定这次试射的是“反舰型号的DF-26B”。我们观网席亚洲同志从落点判断,认为这次是两支东21D旅在广西和浙江某部发射的导弹,这是合理推测,但青海发射的东风-26壳体残骸落入贵州广西都是合理的。
只见过东-26B,就把什么都当成是26B
美军和外国的情报人员关注东风-26是否参加本次试验是有原因的,因为东-26本身就是一款“彻底改变游戏规则”的导弹。东风-26的官方形容是“新一代中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系统,又称新型通用中远程地地导弹武器系统”。东风-26应用我国新一代材料和新一代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在弹头方面采用了双锥体弹头、气动舵末端机动等技术,射程可以达到3500-4000公里,同时具备对时间敏感目标和坚固目标的打击能力。
作为一款“通用”弹,目前东风-26有常规型、核弹头和反舰型三种弹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B/C三个型号。在反舰型号上,东风-26基本沿用了东风-21D所攻关的一系列末端机动打航母技术,包括雷达导引头,再入飞行器攻击慢速活动的机动技术、体系化信息化电子系统、包括红外识别头在内的突防系统等等。
不过,由于东风-26采用了新的具备乘波性能的双锥体弹头技术,因此整体飞行速度很快,末端突防速度在减速以后,依然比东风-21D要快不少,因此我国近年来一直在解决东风-26C打航母的末端制导中的雷达罩烧蚀问题,如果本次试验中我军确实使用了反舰型号的东风-26,那么这至少意味着东风-26已经解决了末端打航母的制导问题。
双锥体+气动舵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是依然“够用”
有三种变体的东风-26导弹,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具备中远程打击能力的精确制导武器。作为一款射程远超东风-21系列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东风-26的反舰型存在会大幅度增加中国岸基反航母和区域反介入作战的范围,甚至达到一个夸张的第一步:如果东风-26导弹部署在东部战区优势火力区域,那么足以威慑关岛以东的,从圣迭戈基地出发,增援东北亚地区的航母战斗群,同时,东风-26部署在我军腹地中部地区,比如广西、甘肃、青海等地,那么依然有能力对包括印度南部“烈火”所在基地、关岛、日本全境进行常规打击。如果说什么武器能最好的诠释“距离的暴政”,那么当代的东风-26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这种“听上去很玄幻”的目标,在去年还被美军认为是副防长格里芬“抢钱”编造出来的“狼来了”理由,但随着近年来我军东风-26旅的数量以一种夸张的速度在扩充,美军也开始逐渐关注我军的东风-26部队。
火箭军在换装了三个东风-21D导弹旅以后,近年来已经停止了东风-21D的换装工作,转为扩充东风-26部队,近年来,光是在央视的各大新闻中曝光的东风-26部队,已经达到了5个,按照每个旅额定18辆导弹发射车计算,我军的东风-26数量,已经达到了90部。而在2018年,美国空军还仅仅评估认为,解放军只有甘肃某部换装了12台东风-26,虽然这一评估当年就被解放军用公开的新闻画面打脸了。如今到了2020年,美军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到处都有东风-26”的状况。
因为番号吉利的原因在国外特别知名的甘肃某旅,首次亮相就明确告诉强敌“我们改制了”
从我军装备研制规律上来看,换装东风-26,停止换装东风-21D,属于常规操作。东风-21D项目,是世纪初的“杀手锏”项目之一。军队对于东风-21D形成战斗力的时间节点有着极为紧迫的要求,也因此我国航天工业从业者将最新的导弹制导技术用在了一款“堪用”的弹体上。类似于东风-21D的战备时期的武器,包括歼-8F、96A坦克等,都有这种特点。
虽然时至今日,东风-21D依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舰弹道导弹,对于我国的第一岛链打击体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客观的来讲,东风-21D立项时间还是太早,在射程等决定性指标上已经落后于我军最新的技术。
决定导弹射程的主要因素有壳体材料和推进剂。我国的东风-21系列导弹设计较早,大量技术指标都是70、80年代的设计,这也反映在壳体材料的变化上,东风-21先是使用低强度钢,到了东风-21A上才换成较为落后的玻璃钢。直到新世纪,我国才在东风-21C导弹开始逐渐使用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技术生产一级壳体。而在推进剂方面,东风-21系列则经历了CTPB到HTPB的更换。这些材料和推进剂的更换更多是提高了东风-21系列的载荷,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射程。
而东风-26作为世纪后立项的全新弹体,无论是壳体复合材料还是新的N15B固体推进剂都和老的东风-21系列不可同日而语。作为一款有着战略意义的中远程导弹,可以说,东-26才是解放军火箭军部队的“目标弹”。同时在成本上,东风-26虽然相比东风-21要昂贵一些,但是对于火箭军来讲,这种成本增加相较于巨大的能力加成是能接受的——何况维持一个旅的钱、特车的钱,都比导弹采购价要贵多了。
我们比冲高就是硬气 图源:军事报道
仅仅从军事学的角度来考虑,东风-26是一款“万能弹”,他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无有过的一种科幻设想:最高统帅一声令下,20分钟内,欧亚大陆的珍贵军事目标化为齑粉。这种中二的设想如今因为技术的进步成为了军事技术上的现实。对于美军来讲,光是考虑东风-26理论能力的“真空球形鸡”,就已经十分头疼了。而在中美竞争烈度远未到冷战级别的2020年,美军在西太前进部署的态势以及东亚地缘政治环境所带来的低烈度对抗态势,则会让东风-26所具备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发挥。
美军经常说,我国的战略策略是“区域拒止,反介入”,即建立陆海空打击体系,对美军远征而来的航母战斗群进行“先手打击”,从而事实上造成美军离开亚太战场,这种设想如今正变为现实。在东北亚竞争烈度远不如苏美冷战时期巴伦支海海域的今天,美军面对解放军的海空天侦察节点,尤其是舰船等节点,很难做到有效驱离。
目前美军前进航母部署少,依赖从本土乃至夏威夷增兵进行支援,那么这样一个场景是很容易出现的:202X年,美军圣迭戈基地的“林肯”号航母,为了支援驻扎在横须贺基地身单力薄的“尼米兹”号航母,干涉解放军的祖国统一战争,经夏威夷朝关岛进发。途中,解放军海军远洋战斗群,在一艘航母和远程无人机的支援下,在关岛以东占领阵位,并在天基卫星的帮助下锁定了美军航母并进行跟踪。这种情况下,少量的远洋战斗群在关岛以东位置就可以利用其身后的东风导弹旅军事威慑美军。而美军下定决心武装干涉台海战事的成本也会因此集聚增高——美军必须决定,是否优先歼灭解放军的追踪舰队,而下定决心的决策成本也因为随后而至的东风导弹提高了。
美国海军的解决办法是造一款3000千米作战半径的截击机……
这种设想在今年7月份其实已经得到了验证。在7月份南海美军为期一个月的军演中,我军在南海的预设战场上,利用近年来成军的海空天侦察打击体系,跟踪识别敌“尼米兹”和“里根”号两艘航母,充分检验了近年来体系化建设成果。在上个月的演习中,美国海军的行踪几乎是被我军“全程掌握”。我军的光学侦察卫星、雷达侦察卫星和电子侦察卫星构成的监视网络可以全天候在重点海域监测敌军的水面舰艇编队。同时水面舰艇跟踪群也“合时宜”的追上了在南海地区武装游行的“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我军在7月份追踪航母战斗群以后,时隔一个月,就进行了军事目标明确的反海上目标演练,其军事意义是十分明确的,同时也对不深谙军事的政客平民们,进行了有效的宣传。
面对我军的侦察打击体系,美军在核实力自信的情况下,其可选项还包括出动打击能力,“先手打击”腹地前进纵深的解放军机动导弹发射车或者前出的海陆空天侦察节点。但随着东风-26的出现,至少“打击发射车”这一选项也变的不可行。打击1500公里级别的东风-21D对于美军来讲还是个“可选项”,但是打击4000公里的东风-26则是军事上彻底做不到的。对于当前的局势来讲,东风-26完全没必要部署在沿海,发挥4000公里的优势,而是部署在腹地省份,打击距离我国境外2000公里外的目标。这种情况下,美军需要出动大打核大战用的武器和体系,才能有效摧毁部分东-26发射车。这种冒着大打核大战的军事选项,且不说军事上需要付出多大的决心,光是当前美国政治上就是做不到的。
能有效猎杀东风-26载具的武器,目前主要以三叉戟系列为主,当然你要考虑我国看见三叉戟走低弹道飞过来的反应
而东风-26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其核常兼备的属性。先手打击东风-26发射车也提高了全面核战的风险。我国幅员辽阔,和3个具备洲际核打击能力有核国家接壤,同时还要面对英法两国的潜在核威慑。为此,除了洲际导弹和中近程战役战术导弹,我国还需要一款中远程、具备“核反击”乃至“核制胜”的弹道导弹用于潜在的核威慑。而东风-26导弹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口。
东风-26作为一款采用了新型弹体和推进剂的先进弹道导弹,其4000公里的射程是在搭载极重的常规打击弹头时才有的水平。东风-26如果更换为相较常规弹头要轻很多的核弹头进行战略打击,其射程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可以达到“准洲际”的水平,同时其精度水平足够打击加固发射井/地下工事等一系列重要目标。在搭载核弹头的情况下,东风-26可以在中国的“绝对腹地”内对美军在印太司令部、中央司令部乃至驻欧司令部、阿拉斯加反导部队进行核打击。除了威胁美军以外,东风-26也可以直接威胁欧洲诸国、澳大利亚、印度全境甚至莫斯科以及俄罗斯绝大部分“红旗”导弹师。
这种“准洲际”属性一方面帮助中国获得了针对周边国家进行先手打击,乃至“核制胜”的能力手段,有效提升了我核打击能力;另一方面也分摊了我国洲际导弹的压力,有助于提高我国核部署状况和核威慑能力,从能力上降低了中国的核门槛。尽管这种能力的改变不足以改变我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一贯态度,但其所带来的政治意义,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体现。
不过目前,由于我军扩充东-26的速度较快,我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少有的“核载具比弹头”多的国家——这句话是否是个好消息,就要根据读者在核扩军和核现实的个人立场上来判断了。
对于美军而言,东风26“核常兼备”是一件非常让人“纠结”的事情。因为哪怕是未来技术进步,美军用B-21等先进手段猎杀发射车,也会事实上造成潜在核大战的风险。美军是拥有和解放军打一场大的核战争的能力,但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提高的决策成本无疑会改变美国政治和军事人物发布命令的决心。
对于美军来讲,他们不喜欢拿中国高超音速武器为借口搞办公室政治的格里芬,不过讽刺的是,当这位激进的副防长刚刚在新一代打击武器研制主导权的办公室斗争中失势,“狼”就真的来了。乐观的估计,在十个月后不远的未来,随着局势进一步恶化以及特殊节点的需要,我们应该能看见东-26最新型号亮相重大节庆。东风-26的研制也根本上说明了一个真理:当美国指责你区域拒止的时候,你最好把拒止的地盘划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