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56|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大街

[複製鏈接]

955

主題

0

好友

5815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8:10
  • 簽到天數: 927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4793
    威望
    5815
    主題
    955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4-1-2 10:21: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西大街两侧人行道上,也有卧在地面上的雕塑作品,一幅一米见方的石板上,四朵简笔菊花手牵手围作一圈儿,下方有说明文字:“菊花纹瓦当”。

    每隔三四十米,必定有一幅瓦当图案雕刻在石板上,“与民世世瓦当”“永安中正瓦当”“乐栽破胡瓦当”“长生未央瓦当”“六瓣花纹瓦当”“奔鹿纹瓦当”“云纹瓦当”……内容为花为叶的,手法拙朴简洁。内容为文字的,字体以篆、隶为主,四个字尽力往圆圈中间凑,“凑”出许多不很规则的笔画,随缘随意,却又别出心裁。路人低下头阅读过三四个五六个瓦当图案,可能就有一股秦汉时候的风从脚下往身上吹来。

    瓦当,一溜儿屋瓦的排头兵,秦汉建筑上用得最多,所以有秦砖汉瓦的说法,现今的仿古建筑上也随处可见。古代瓦当体形有圆与半圆之分,西大街地面瓦当则全部为圆形,圆面一分为四,构图对称同时又有许多变化,寻找一种均衡自然的效果。古代瓦当内容分图案、文字两大类。目前可以见到的瓦当以及瓦当图片大都为阳雕,即画面凸出,而西大街地面上的瓦当则全部为阴雕,石板上尽是一道槽一个坑的,环卫工人打扫卫生可能就不方便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8 04:12 , Processed in 0.04527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