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为何“汽车脱碳”成为COP26热词?又要如何“脱碳”? [打印本頁]

作者: doco2012    時間: 2021-11-14 19:42
標題: 为何“汽车脱碳”成为COP26热词?又要如何“脱碳”?
近日,“汽车脱碳”引起国内外广泛热议。汽车与“脱碳”之间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纠葛”?汽车“脱碳”又将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迈进?
13日,COP26顺利闭幕。会议期间,汽车行业对由“零碳”引发的产业转型反应强烈,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陆续为实现“脱碳”制定了长远规划。为打赢“脱碳”这场持久战,已有21家主要车企和零部件商公布了“脱碳”时间表。
沃尔沃、福特、通用、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比亚迪和印度塔塔汽车旗下的捷豹路虎6家主要汽车制造商签署承诺:到2040年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停止燃油车的生产。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为何聚焦汽车行业?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发电与供热、交通运输、制造业与建筑业三个领域,分别占比43%、26%、17%。

图为2020年全球碳排放来源构成
而全球约16%的温室气体排放可以归因于汽车行业,这还只是计算了燃料燃烧和道路车辆的直接排放,没有考虑材料、生产、交付等上下游行业产生的大量排放。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时刻,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中汽中心测算,汽车碳排放占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80%以上,占全社会碳排放7.5%左右,因此汽车行业应当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重大作用。
目前全球领先车企和供应商纷纷公布了碳中和目标和时间表。这对中国车企尤为重要,不但意味着这将成为监管重点,它还将成为消费者选择汽车品牌时的重要考量标准。
早在今年7月7日,推进“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就被列为《“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六项重点行动之一。
但是在中国市场,长城汽车是目前唯一宣布将于2045年实现碳中和的大型本土车企,而它尚未披露详细计划(或较短期兼容SBTi的目标)。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消费者情感方面,根据麦肯锡2021年的汽车消费者调查,疫情以来,各地区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忧加剧,是他们考虑购买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首要原因(亚洲最高,达到22%)。各地区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低排放至少是他们考虑购买电动汽车的重要因素。
对于有意进军海外,尤其是欧洲市场的中国领先车企,《欧盟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 Deal)设定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可能会提高生产碳强度高产品的车企的市场准入门槛。
根据CBAM提案,欧盟进口商必须为其进口的商品支付碳排放费用。这项计划将于2023年试运行,并于2026年起全面运行。目前,CBAM相关框架尚处于立法完善和修正阶段,最快预计2021年年末生效。这一机制将分阶段实施,最初将用于水泥、钢铁、化肥、铝业、电力等领域,进口商将于2026年起支付碳排放费用。
在汽车行业,所需的金属材料主要由钢铁、铝等构成,但在钢铁、铝等行业,中欧生产的碳强度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在短流程炼钢工艺方面,中欧每吨钢铁所产生的平均排放为0.6吨、0.2吨碳当量。铝的生产中间接排放占比较高,通常达到了碳排放总量的75%~90%。因电力生产中碳强度的差异,欧盟生产每吨铝的平均间接排放为7吨碳当量,中国则高达20吨碳当量。
因此,若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责任做出同等要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公平,忽视了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又经历过产业变革、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正处于发展中的客观事实。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对此表示,面对全球性的气候问题,应降低关税、减少壁垒,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持多边主义才是唯一出路。
新能源汽车或助力“脱碳”
据统计,全球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未来5到10年间,投资约5150亿美元,用于开发和生产新的电池动力汽车,逐渐摆脱内燃机汽车。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汽车产业碳排放将于2028年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实现这一目标,新能源汽车将是关键一环。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达137万辆。2021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万辆和254万辆,同比均增长1.8倍。

数据来源:中汽协、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2021年理事会年会暨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对关于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这样说:
一是持续发挥政策的支持作用,建议延续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政策、完善双积分政策、加快推出使用环节的系列政策,进一步释放市场,加速电动化进程。我们希望政策可以持续发挥作用,政策也会由购买端向使用端转移重心,没有政策持续的鼓励新能源汽车会往下掉。
二是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大,产业“痛点”制约会不断显现,要逐一攻克,持续保持政策和技术创新优势。比如说原材料不能实现自给,如果快速发展,原材料一涨价,所有的事就又回来了。
三是抓住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加快技术创新,持续巩固竞争优势。新能源这一轮的优势也不是永远的优势,欧洲也在发展自己的技术。疫情之下交流受限,说不定两三年之后,他们的新技术出现竞争力极强。
理性来看,虽然电动化格局已经形成,但新能源之路任重道远。比如欧洲不太接受换电方案,正在谋求电池解决方案。这也给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带来变数。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5.75/)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