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世界第一臺“轎車”其實是韓國人發明的[19P] [打印本頁]

作者: 逸然    時間: 2016-11-18 20:36
標題: 世界第一臺“轎車”其實是韓國人發明的[19P]
说起轿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这一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交通工具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即便是现在常说的小轿车,其名称也与我国古时的轿子不无关系。除了我们传统印象中作为交通工具的属性之外,轿子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这其他更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探究下这个让人既陌生又熟悉的中国轿子文化。
8 V% |. M  b: d' _
6 N% \. J9 i& S( S4 h
5 {# l: y7 Y# @6 o
3 i1 n# \1 Z9 \+ x8 @作为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轿子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古代的轿子实打实的由车演变过来的,在史书《明史·舆服志》记载:轿者,肩行之车。在宋代以前,人们就将轿子称之为肩舆,而“舆”本义指车厢,顾名思义,肩舆是指扛在人肩膀上的车厢。这个名称准确地表明了轿子的特点,也说明了轿子与其它交通工具的根本区别。关于轿子的其他叫法还有版舆、步舆、食舆、步辇等。“辇”本是人力手推车,秦汉以后,“辇”成为帝王皇家车驾的专用名称。
: `& j1 [# k# W* {1 s7 z
5 E# o9 }4 N/ r# I1 N& F先有马车而后有轿
$ d" q* K6 e; ~. x# w( V% N% y/ K3 _- D9 q* A* y
古代中国,是一个车马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度。从考古发掘上看,双轮马拉车在殷商时代已经非常普及。到了春秋战国,千乘之军已经成为战争的入门标配。4 F' n5 B/ n/ e  ?% y

1 u8 L1 Z. f  {' i' s' @
- l3 B1 f, n* R2 n+ M% D
8 X9 j8 H% F6 J有了车马,为什么还要发明人力抬举的轿子呢?其实原因主要可以归咎为两点:在封建王朝“官本位”的体制下,轿子逐步从工具属性中分离,逐步成为阶级地位的象征;此外地形因素的制约和人力成本的低廉也让轿子更为普及。. I2 V0 C. D1 f9 v0 x* a8 y# i

6 ?5 R2 S9 C. L2 X
6 |( h+ U1 T% O; x1 h. z9 n. Q) E0 V/ d& O0 l% I2 U2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皇权政治的历史就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秉承“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的传统,皆以轮子为荣,只乘车不骑马,后来出于重农抑商政策,政府甚至规定“贾人不得乘马车”。汉朝崩溃之后,魏晋时期随着清流士风甚嚣尘上,皇帝也仿“名士”以牛驾辇,牛车逐渐代替马车,直至南北朝时期随着马镫的普及,马车才逐渐冷落。& o3 y( K" j4 _+ o

9 |6 u* K7 n& _, v' I# v* b这时候骑马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风潮并且一直持续到隋唐。随着初唐盛世的来临,马匹充足以及疆域的幅员辽阔让马车在唐朝达到全盛时期,并且已远远领先于当时世界。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皇族逐渐不满足于乘车骑马,开始乘坐以人力的歩辇显示其尊贵,或以肩舆来代步。比如在唐朝画家阎立本著名的《步辇图》中,唐太宗接见吐蕃宰相禄东赞时,乘坐的就是辇。3 j+ f5 g- l% @5 m) n
8 ~$ b# ?+ \% o- E' W
. ^  e: O/ @2 o8 b* A

+ i- Z' Q6 _9 f8 j9 B总体而言,当时轿子还属于简易的“肩舆”,仅供皇室贵族和病弱者、妇女或老年人使用。大多数人是没有资格乘歩辇。这种情况直至两宋时期才有所改变,随着民间自由经济高度繁荣,南宋时期奢侈之风日盛,庶民不准乘轿的舆服制度逐渐被打破,这时,轿子才开始正式大规模普及。8 @5 z  ?7 H+ J' ]. D& j% ~( N" `

) a! N  ^+ E; ^  {0 B, ]4 y, B/ d2 b7 h) n6 S+ K- O# x* a8 b& r, g
. c8 s1 h% y* U9 N7 u
上图为清明上河图中的轿子,其外形与我们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轿子已无区别。
& G2 ?% n# P  w5 B8 y
, j, A/ b/ a5 O7 N古时候的“公车超标”现象同样严重
0 O) ?# s- f' C! ?% _- U9 D) X# T/ {* P. a2 D
轿子真正成为主角则是到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发展的明清时期。皇权的加强与等级森严的统治机构的建立使得轿子成为中国传统权力社会不平等的最大标志物,传递着权贵与庶民的不同。这个时候的轿子在中国历史中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其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程度,作为官方礼制,轿子从代步工具上升为身份地位的象征。4 j, C- n8 F$ H' L2 Q' T* A* O1 v. m

* B1 n$ O. @* l: t8 ?% A
- `6 q, w; u: u( F$ U: N& `! C  z, t* _0 U( M
轿子的等级划分主要是限制人力的使用,这也使得轿夫人数与轿厢规格成为划分官员等级与贵族平民的标准。不同于百姓所用的“民轿”,“官轿”最低档的是2人抬的小轿,所用轿夫也分等级,官越大,抬轿的人越多。一般七品官多为4抬,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乘8抬,皇帝出宫时是16抬。此外,在官轿出府,常有随从在前鸣锣开道,四周还有侍卫人员,前呼后拥,展示官威。百姓见之,必须肃静、回避。看到这里你也是不是联想到什么?" [& g, {# y" L* ~( r' W" ?

8 }. W+ Q  j- A! Y4 k8 g. X3 [: p  T% [0 o0 Z9 K

0 s& e8 B2 E3 I& L# I" ^6 W比如。。。还记得那个“公车排量限制”制度下烂大街的2.2L的奥迪100和1.8L的普桑么?当然无论你是80后还是90后,你肯定会记得前些年各级机关单位的帕萨特B5、2.4L的A6与现在“省部级”的红旗H7吧。$ w' Q% p& N) b  |5 x  W" @
! H1 L' j6 D3 ~6 J9 }% L; f$ p1 i; d3 p
$ m/ T$ I' s) d1 ~# }
) n& g: G# r6 o* ]
虽说都是“轿”,历经千百年的衍化发展,除了在名字上有所传承之外,单看这“官轿”出场的气势同样也做到了一脉相承,逼格丝毫不减当年。后来随着明清两朝轿子的泛滥,轿子成为排场和面子的最佳载体,“超标用轿”的情况屡见不鲜。虽说明清两朝对此规定都非常严格,但承平日久,到了执行层面,就难免走样。4 c+ G9 E8 t, A+ b, W

0 _5 b& k6 K. V# F3 k0 T2 ?. v& v1 o) j. ?2 P* x) l7 X
  ?. B5 w$ r) D4 U9 |" ^
例如明朝首辅张居正的轿子,不但32人抬,而且里外套间,一厨一卫,甚至还有供人欣赏沿途风景的回廊,据推算其面积至少在50多平,俨然一副架在肩上的“行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普通老百姓用的“民轿”,无论你再怎么有钱,没有官府的“title”也只能坐4人抬或2人抬的普通黑色轿子。比如曾经江南首富胡雪岩坐的四抬轿,即便里面镶金带银但是仍为“民轿”,不是政府出钱制作的官轿。这种现象也很好的映射了当下社会-即便是富可敌国的煤矿老板或是地产大亨,无论其座驾是奔驰600、RR、还是大宾利,在某些特点场合其分量还是抵不过一部0字头的老A6。
9 B; ^/ |; d" f+ ]3 V: M% y3 T7 U
3 k+ l  F" R9 ^3 k! _# G& N- }: _8 g+ A+ |$ w6 r
2 \# O% A. i- s. I( ~1 d# q
张居正的“肩上行宫”
$ M, K  ]2 }9 W  _
0 T' E0 `4 s, `8 A; G' M轿子其实并不是中国专有
( a4 A+ Z) l; C# u% @/ m1 F, J, Z9 \" t
' r9 w+ A% f4 ]) P1 i8 O% l在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并没有充分的史实证明轿子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同样其也不独中国专有。在古埃及时代,已经出现轿子的雏形。3 k8 G1 I4 c! I9 U" ?7 p" x

$ z4 u8 a" k1 o- n
, _8 g: _. }# O2 N& ]. ?2 q9 |" {* h0 U* F# m
在圣经《以赛亚书》中有记载在古罗马时代,只有皇后和元老院议员的夫人才能乘坐。尤其在17世纪开始到有弹簧坐垫的马车出现之前,轿子在整个欧洲都很盛行。
9 \8 |8 d9 U4 |5 _8 t, Y) B6 {, Y& c- c" Y1 k
在经历了几乎毁掉半个伦敦的那场世纪大火之后,轿子迅速成为灾后伦敦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自1634年开始,轿子就已经成为可租用的营业性交通工具出现在伦敦街头,并且凭借其迎程度迅速蔓延到法国,苏格兰,以及欧洲其他地区。
7 g4 A  ?9 {0 v
, ^2 E' v: p" K) Z4 I" R; m5 \' M( n, K5 Q: K% n6 S

2 E, H/ y7 c* D在以中华文化为主导的东亚地区,朝鲜和日本早期的轿子则大多承袭中国轿子的设计,然后再根据其本国具体国情加以改进,例如朝鲜、日本一直保留了席地而坐、席地而卧的生活习惯。所以当中国轿子变为垂足座椅后,朝鲜、日本则形成了平座轿子。看起来就是只有中国轿子的上半部,没有下半部。
- X+ c! u6 |$ P
' v  Q2 r# O6 S' t  w
3 b; \4 K  b% m# {. B% u. V1 Q, c+ Z) y# c+ n) D& l& F

( k: F* T% t2 }8 N$ Q9 H; \- n% M& X# N2 \% c
上图为朝鲜传统轿子,其采用较小的箱型,顶端有杠,由前后二人肩扛,一般只能容一人盘腿坐下。
! T+ Z+ |! p! n
5 d9 v! {- `0 u6 n, ]. n说到朝鲜轿子,小编则要切入本篇文章题目中所描述的关于“轿车”的起源与韩国的关系了。出于巧合,就在几天前小编在朋友圈中发现了一张有趣的电影海报,在这部名为《健忘村》的海报中,画面中间一个人坐在一部由两人架起独轮车上的画面引起了小编我的兴趣,起初以为是恶搞,但是经过一番查询,这部“车、轿合一”的怪物在历史上还确有存在,并且还是“思密达”国的原创发明。6 u& i6 Q5 Z7 w2 g2 T$ F& Z

  A; h; M7 A" C7 B" f/ s6 Q
1 `2 \& u+ X; y$ ?, \( U& {5 k
% u7 X& f% Q/ H8 a$ }0 z8 ~% {- z这种带轱辘的轿子(所幸就叫它“轿车”的雏形吧)正式名称为“轺轩”,是轿子东传朝鲜后的特殊衍生产品,虽说这种造型独特的独轮轿子看起来很滑稽,但当时在朝鲜却是武官与贵族的专有座驾,在民间则被戏称为“猫车”。. l0 y8 A" g" Z& G

8 g" w$ l9 g" e* ?
- W* W6 [  p. b/ L) @8 G, U0 r
* h4 p3 s$ Q' K  z6 @- A" |针对朝鲜多山丘陵的地貌特点,这种既可肩扛又可以推拉的“猫车”可以说是轿子与车的结合体,人坐在高高的座椅上除了要有被人当马戏看的心理准备之外,毫无减震功能的小木轮子同样也会让菊花面临被颠碎的风险。当然,这部形态怪异的朝鲜“猫车”为何会出现在这部由舒淇、王千源主演的《健忘村》中就不得而知了,从网上不多的剧照看来,其滑稽的运行方式确实让人脑洞大开、眼前一亮。
& s: W# [2 t0 N# e: M1 @* F1 u8 N& v; U" Q& J  w8 X+ j5 L

( E0 B$ h6 z/ ]% t$ k: m+ {& }" |% A" z4 v
千年不变的轿子见证帝国的衰落0 f9 ]6 q; G8 r+ [1 \" k6 B

' V% g$ ~# F4 f) D, F7 b自明清以来轿子的繁荣史其实也是中国的积弱史,在同时期的欧美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正快马加鞭的冲撞着欧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并且逐渐成长为一股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与此同时,17世纪后半,以钢制结构封闭轿厢为代表的欧式马车,及其带来的“轮子效率”推动着欧洲快步进入了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机器时代。
+ ~0 Y9 T6 m7 v" D7 @! r1 ]! ^! L( g
! A8 a* Q5 I" n  ?. X: v
( M5 n! B; ~7 D' J. _2 D' i
而同时期的天朝却一再强化中央集权,并且运行着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冗余腐化的官僚机构。以宋帝国的覆灭为标志,马车作为生物能源时代的主要运输工具,逐渐被代表官僚权贵的轿子所扼杀,中国失去的不仅是马所代表的动力,还有轮子所代表的效率。装饰精美的轿子不仅未能促进中国制车业的发展,相反起到了严重的抑制作用。
4 c8 I0 \$ e) g/ g
1 @1 o1 d3 i9 `8 E: @7 T9 o6 b" k

' Q6 @, H7 z, O2 O( Y在西方开始进入自由、民主、文明的资本主义时代之时,以轿子为代表的封建皇权却在中国发展到了顶峰,中国的载人车辆和轮子文化就此中道崩殂。从文化上来说,轿子充分满足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阴暗的权力快感;但从科学角度来说,以人力的非轮式机械代替畜力的轮式机械,这是极大的技术倒退,自此也让中华老帝国彻底失去追赶世界先进工业文明的机会,逐步沦为万劫不复的闭关锁国境地。) |! M& D) \: R, B! g. S

) H$ t3 T" v% U6 Y: b+ x' D自此说来,轿子文化在中国已经完全脱离了交通工具的范畴,成为阶级社会的一种符号。为了破除这种迷信,虽然从民国到新中国,政府三令五申废除轿子,但是轿子的本体也早已融进了我们最底层的市井文化之中。这也是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把小汽车称为“轿车”的根本原因。: n9 E& g( a  O5 C; a4 m0 N; z

* X0 t3 }  R% O& \8 t& e. s
6 ?7 n$ X; E$ r5 S2 j. I& |, \! _
作者: e4886e4886    時間: 2017-1-22 16:04
我竟然全部看完了
作者: shanjun    時間: 2017-1-25 09:16
独轮车有意思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5.75/) Powered by Discuz! X2.5